
在奈良时代 (710-794),若狭国曾是御食国,即先后向奈良和京都的宫廷进贡优质地方食品的地区。若狭湾在这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宫廷进贡了各种海鲜,如若狭鲽鱼、方头鱼、若狭河豚和鲭鱼。
到了平安时代 (794-1185),中央政府的权力有所削弱,因此御食国进贡制度不再实行。即便如此,盐和鲭鱼等海产品依然会被运往位于内陆的京都。运送这些货物的道路网络被称为鲭街道。京都的市场是这些“若狭物”(来自若狭的货物)的终点。
连接若狭和京都的道路包括西近江路和针畑山道,前者沿琵琶湖延伸,后者则穿越山区,是最古老、最陡峭也最快捷的道路。据记载,从若狭沿着针畑山道步行前往京都大约需要两天。如今,这条道路大体上保存完好,是热门的徒步路线。御食国若狭小滨食文化馆是深入了解鲭街道历史的绝佳地点。
小滨市曾作为陆上和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而蓬勃发展。这座城市位于日本海沿岸的中心位置,且邻近古都奈良和京都,因此成为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大约在 12 世纪末,随着海上运输日益普及,小滨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性有所提升。贸易船只运来了日本其他地区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商品。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史料记载中的第一头大象就是在 15 世纪时先抵达小滨港之后被送往京都的。
1,500 多年间,鲭街道一直是小滨和京都之间商品运输、人员流动和思想交流的通道。这对小滨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地如今依然保留着明显的京都文化元素。小滨西组传统建筑群保护区的传统茶屋和艺伎屋保留了源自京都的建筑风格。此外,据说小滨的放生祭受到了京都祇园祭的影响。随着佛教沿着这些道路传播,小滨和鲭街道沿线也建起了寺庙和佛像。小滨的若狭历史博物馆展出了许多佛教文物。
若狭街道曾是鲭街道最繁忙的道路,穿过熊川村。随着交通流量日益增长,这座村庄变成了繁荣的宿场町,为旅客提供不可或缺的住宿、食物和交通服务。熊川宿位于北川沿岸的一座山谷中。得益于当地居民的积极保护,这里保留了大部分的历史风貌。您可以入住 精心修葺的传统町屋,这些町屋配备了现代设施,但保留了历史气息。其中一些町屋可追溯到江户时代 (1603-1867)。
在这座小镇展开文化遗产探索之旅,享用当地美食,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您可以品尝传统芋粥等历史悠久的料理,或尝试采用江户时代的烹饪手法烹制午餐。小镇的自然条件优越,是开展户外活动的理想去处,您可以在这里散步、野餐、溪降和体验立式桨板。您也可以租一辆自行车,骑行前往宁静清幽的天德寺游览瓜割瀑布。这些瀑布落差很小,因在长满青苔的岩石间缓缓流下的清凉泉水而闻名。
无论是腌渍、烤制还是做成刺身,鲭鱼都是当地备受欢迎的美食。您可以前往若狭小滨鱼市或若狭渔人码头,享用新鲜制作的海产品。
由于鲭鱼容易变质,所以过去的人们需要保存好这种鱼类,以便将其顺利运送到京都。渔民们发明了腌渍和发酵等方法来延长其保质期。米糠渍鱼是当地的知名特色美食,做法是将鲭鱼放入米糠中腌渍数月。这道美食过去通常在冬季食用,如今依然广受欢迎,常用于搭配清酒或米饭。熟寿司便是使用米糠渍鱼制成,是现代寿司的早期版本。其他用鲭鱼制成的寿司包括烤鲭鱼寿司,制作方法是将烤鲭鱼、紫苏和生姜放在醋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