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前漆器擁有 1,500 年左右的歷史,發源於今日的鯖江市一帶。木工、漆工和裝飾工匠齊心協力,製造出的越前漆器以亮麗色澤和匠心外觀著稱。越前漆之鄉會館展示當地漆器的歷史和製作過程,遊客可以在這裡探索傳統工藝的魅力。漆藝遊行彩車等傑作也是展品之一。在固定時段,館內的工匠們會現場展示木雕、繪畫和裝飾技藝。您可以參加漆藝工作坊,親手為木製物品上漆,或用顏料、貴金屬粉妝點已塗好底漆的物品。
越前的鍛刀傳統可追溯至約 700 年前。當時,一位刀匠從京都來此地定居,並開始為當地農戶鍛造優質農用刀具。越前刀具輕巧耐用、鋒利無比,因此聲名遠播。這些特質是獨特鍛造工藝的心血結晶,其中大部分工序至今仍靠手工完成。想要體驗這項技藝的話,歡迎來訪武生刀具村,此處聚集了越前各地的能工巧匠。您可以在這個刀具製作中心觀賞工匠們真實工作情景、參加磨刀和鍛造工作坊,並選購優質刀具和其他器具。
冬天時,農民通常會製作和紙來補充收入。在越前的五箇地區,製造和紙逐漸成為當地主要產業。據說當地清澈且冰冷的河水為製作和紙提供了理想水源:清水有助於在造紙初期洗去植物纖維中的雜質,而低溫則會使纖維收縮,讓紙張表面光滑乾淨。越前和紙因其品質聞名,人們長期將之用於藝術、書法和裝飾。此地區依舊是是日本最大的手工和紙產地之一,有超過 60 家造紙作坊仍在營運。
您可前往越前和紙之里,在多不勝數的主題場館中進一步探索越前和紙:前往紙文化博物館瞭解這項工藝的起源和廣泛用途,或在卯立工藝館觀看工匠使用傳統方法加工纖維、定型紙張和晾乾紙張。工藝館內也會舉辦造紙工作坊,讓您有機會親自體驗和紙製作。在紙莎草館,訪客可參加簡易課程,用各色染料和壓製乾花來裝飾紙品。
越前陶器起源於平安時代 (794-1185),以耐用度著稱,且因當地黏土中豐富的鐵質而呈特殊紅褐色。19 世紀時,北前商船將越前陶器運往日本海沿岸的港口,使這種工藝得以普及。當地的越前陶藝村致力於守護製陶工藝傳統,將其發揚光大並傳於後世。
訪客可前往村落中的福井縣陶藝館一探越前陶器的故事,並參觀製陶工藝的實品展示。另外還有體驗工作坊,參加者可以製作陶器,也可以裝飾陶器成品。越前古窯博物館是為研究越前陶器而設立,館內有一間傳統日本茶室,訪客可以在正統日式環境中悠然品茶。館內還有多家店鋪,販售各式各樣的手工陶器。
越前櫃(簞笥)以其堅固品質、精美設計和木製榫卯銜接等特色聞名。這些櫃子表面刷漆作為保護,並裝有鐵製配件,不只美觀也更耐用。自江戶時代 (1603-1867) 晚期開始,木匠們在越前本町和元町附近定居,越前箱的生產製作便在福井逐漸興起。這一帶逐漸成為有名的「簞笥之鄉」,沿街開設越來越多傢俱店鋪。這些店鋪販售各種商品,不只有採用傳統工藝製作,也有現代風設計的傢俱,應有盡有。小型物品和玩具是很熱門的紀念品。kicoru 等部分傢俱店鋪還會舉辦工作坊,利用剩餘木材製作小型首飾。
小濱市製造若狹漆筷的歷史逾 400 年,據稱該市目前的漆筷產量約佔全日本的 80%。這些漆筷設計雅緻、表面光潔,且製作工序相當繁複,需要一層層上漆,並鑲嵌貝殼、蛋殼、松葉和金箔等裝飾材料。若狹箸之鄉館展出超過 3,000 副工藝精美的漆筷。您可參加博物館的工作坊,親手拋磨和裝飾您專屬的漆筷。
瑪瑙被認為是日本最早出現的寶石工藝品,而小濱市若狹瑪瑙則擁有 270 多年的歷史。瑪瑙是在火山岩或變質岩中形成的石頭,顏色豐富多樣,不過小濱工匠則是以雕琢深紅色瑪瑙而著稱。這種瑪瑙晶瑩剔透,是經過特殊加熱工序的成果。工匠將精心挑選的瑪瑙片置於鋪滿碳和灰的加工床上,精準加熱到特定溫度,帶出瑪瑙天然的半透明質地。這些瑪瑙隨後被加工為各類器具、首飾和裝飾品,例如動物造型擺件。御食國若狹小濱飲食文化館有開設工作坊,供遊客體驗瑪瑙首飾打磨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