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鯖街道歷史遺產尋跡

鯖街道歷史遺產尋跡

鯖街道是由多條道路構成的交通網路,於 8 世紀左右發跡,在古代是商人將鯖魚及其他貨物從若狹國運往京都之路。若狹國的領土涵蓋若狹灣附近的地區,包括今天的小濱市和若狹町。若狹國和鯖街道擁有豐富的文史資產(包括遺址和傳統),因此獲評定為日本遺產。

鯖街道促進了貿易發展和思想與習俗的交流,對沿途村鎮的文化及風俗產生深遠影響。保存完好的宿場町、歷史悠久的節日和別具特色的美食,全都體現出這個貿易網路產生的影響。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永續利用方面的出色表現,小濱市和若狹町成為第一批獲得優質日本遺產認定的地區。

您可以從若狹灣的海岸出發,沿著鯖街道展開精彩旅程,途經歷史小鎮和知名地標,最終抵達京都,盡情領略日本文化遺產精彩風華。

御食國和鯖街道

御食國和鯖街道

在奈良時代 (710-794),若狹國曾為御食國,即先後向奈良和京都的宮廷進貢地方高級食品的地區。若狹灣在這方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宮廷進貢了各種海鮮,例如若狹鰈魚、方頭魚、若狹河豚和鯖魚。

到了平安時代 (794-1185),中央政府權力式微,因此御食國進貢制度遭到廢除。即使如此,人們依然會向位於內陸的京都運送海鹽和鯖魚等海產。運送貨物時所經的道路網路即是鯖街道。京都的市場則是這些「若狹物」(來自若狹的商品)的終點。

連接若狹和京都的道路包括西近江路和針畑山道,前者途經琵琶湖,後者則穿越山區,是最古老、最陡峭但也最快的道路。據記載,從若狹沿著針畑山道步行前往京都約需兩天的時間。這條路大致上保存完好,是相當熱門的健行路線。御食國若狹小濱飲食文化館是深入瞭解鯖街道歷史的絕佳地點。

小濱:鯖街道的起點

小濱:鯖街道的起點

小濱市曾繁榮一時,是海陸貿易的重要樞紐。這座城市位於日本海沿岸中部,鄰近古都奈良和京都,因此成為貨物流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大約在 12 世紀末,隨著海上運輸日漸普及,小濱作為港口城市,重要性亦有所提升。貿易船隻運來了日本其他地區和亞洲部分地區的貨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史料紀錄中,日本的第一隻大象於 15 世紀抵達小濱港,之後被送往京都。

1,500 多年間,鯖街道始終是小濱和京都之間貨物運輸、人口流動和思想傳播的管道。小濱的文化受到深遠影響,如今在當地依然可見京都元素。小濱西組傳統建築群保護區的傳統茶屋和藝妓屋源自京都的建築風格。此外,據說小濱的放生祭是受到京都祇園祭的影響。隨著佛教經由這些道路傳播,人們在小濱和鯖街道沿路上興建起寺廟和雕像。小濱的若狹歷史博物館展出許多佛教文物。

歷史悠久的宿場町:熊川宿

歷史悠久的宿場町:熊川宿

若狹道穿過熊川村,曾是鯖街道最繁忙的道路。隨著交通量日益成長,這座村莊成為了繁榮的宿場,為旅客提供不可或缺的住宿、飲食和運輸服務。熊川宿位於北川沿岸的山谷中,在當地居民的積極保護下,歷史風貌近乎完整地被保留下來。遊客可以入住精心修葺的傳統町屋,即使這些町屋配備了現代設施,歷史氛圍依舊不減,其中幾間的歷史甚至可追溯至江戶時代 (1603-1867)。

在這座小鎮展開文化遺產探索之旅,享用當地美食,投身於自然的懷抱。您可以品嚐傳統芋粥等歷史悠久的菜餚,或嘗試採用江戶時代的烹飪手法製作午餐。小鎮的自然條件優越,是漫步、野餐、划單槳獨木舟和體驗立式划槳等戶外活動的理想去處。或者租一輛腳踏車,前往寧靜清幽的天德寺欣賞瓜割瀑布。這些瀑布落差不大,青苔滿布的岩石間有清涼泉水緩緩流下,因而聞名。

鯖魚佳餚

鯖魚佳餚

鯖魚是當地熱門美食,無論是醃製、燒烤還是做成生魚片都大受好評。在若狹小濱魚市若狹漁人碼頭可以品嚐新鮮海產。

鯖魚容易變質,因此在過去需要經過特別保存,以利送往京都,漁民們便想出了醃漬和發酵等方法來延長保存期限。醃魚是當地的知名特色美食,做法是將鯖魚放入米糠中醃漬數月。這道美食在過去是冬季餐桌的常客,如今仍廣受歡迎,人們常搭配清酒和米飯一起享用。熟壽司即是使用醃魚製成,是壽司的早期版本。另一種以鯖魚為食材的壽司是烤鯖魚壽司,做法是將烤鯖魚、紫蘇和生薑放在醋飯上。